close
--2008.02.27停止營業

「茂葉」店裡的環境在剛入眼的時候,其實比原本想像中的要好很多。
原本預估的油膩桌子、油煙熱氣不流通的空氣......等,都是在我在可接受的範圍內---基本上,好像也跟一般小吃店的狀況差不多。

但,我則仍是利用老闆在上菜前的這個空檔,好好的研究店內的狀況。

在剛剛粗糙的觀看下,是覺得沒有什麼太大的問題,但後來再細看後,腦袋裡是有轉出一些想法的:

1.對自己不夠仁慈的老闆及電視機是否有存在的必要性?



我覺得,老闆很努力壓縮自己所需要的空間,為了要釋放出較大的空間給客人。

所以,他在用「大冰箱」當做與後方製作餐點區間的區隔時,僅留小小的一個通道給自己,並沒有太過於對自己友善,把出入的小道放大到讓自己覺得可以更舒適的大小。

不過冰箱雙扇門由於是透明的關係,老闆的餐點材料如果沒有置盒或擺放整齊的話,則會有視覺凌亂的感覺。

另外,在大冰箱旁的電視機擺放位置過低,如果有在播放節目的話,對於坐在某些角度上的客人並不容易看到畫面,且如果店視機前的座位有客人坐的話,則可能會把電視畫面整個擋住。

不過,個人還是覺得,這個電視機是可以不必擺放的,因為當天去時,一整個晚上電視都沒有開過,好似有存在跟沒存在是一樣的,且也不是店內絕對必須的物品(或者有人覺得吃東西沒配電視會吃不下,那就另當別論了),或許可以撤掉,改擺放其它的物品。

2.空氣品質店家有注意,但煮麵攤前的玻璃門是否需拆除?

順的之前第一點來看,在店裡攤上的空間擺設上,老闆也是最自己採用「最小」可活動空間的擺設方式,所以攤內的空間比看到的煮麵攤的寬度要再窄些,攤內的製作活動區也不大,出口也是小小一個。



而「煮麵攤」前面的大玻璃門是會阻礙烹煮時空氣的流通,所以店家有在上方設了兩個抽風扇之類的設備改善空氣品質,但由於功能有限,對於對空氣品質要求較嚴格~希望可以少熱氣或油煙的客人~則仍會覺得不是很舒服。


其實這樣的擺放,最辛苦的是老闆自己,因為熱氣撞到玻璃門再打回來時,熱到的會是老闆自己,且也容易讓玻璃門有殘留油膩油煙的感覺,久而久之容易讓人在外頭一見到這個門就會覺得「髒」。

且如果冬天天氣較冷時,這種熱氣狂蒸的感覺或許尚可接受,但是若到夏天,那可能不只是老闆會熱的受不了,店內的客人應該也會大呼吃不消吧!就算倒時候店內裝了大冷氣,也會有耗電及把熱氣、油煙味悶在店裡的憂慮在。

那煮麵攤前的玻璃門該不該拆呢?

其實要考慮幾個點:

第一點:拆了再裝上容易嗎?是否可以便利的讓自己每天把它裝上裝下?如果是固定式的或者是拆了就不能裝回去的話,那將是一件麻煩事。

雖然玻璃門拆了,是可以改善店內的空氣品質,熱氣在外飄也會吸引路人的注意,但仍有些問題,如在夏天或許覺得還好,但冬天的話則會很冷,下雨時風向斜飄則有溼氣較重的感覺。

另一個重點就是,有去過茂葉的人可能都會有點印象,就是店前的走廊在被停了機車後,其實外面所剩的走道空間並不大,甚至常可見到有騎士直接在這個小走道上 逆行或者找停車位,這對於假如攤前沒有玻璃門可擋的攤位而言將會多加了廢氣、灰塵的料,另外就是如果有人騎車技術不好(或是因為熱氣煙擋住他前行的視線) 而在騎時傾倒在攤前,那就不是撞傷一事,可能還會多個燙傷吧?(雖然騎樓走道本來就不能騎車......)

第二點:不拆的話就會有之前提到的通風不佳、空氣品質無法提高、老闆會天天做蒸氣浴、夏天會悶熱到讓人受不了的現象發生。

第三點:便是折衷的採用半開式的,就是在玻璃門一半的地方採中間方向的活動式開口窗(很久以前有看過某家店也是把攤子擺在店裡,用的是這樣的開窗方式,但 詳細情形因為事隔太久,所以忘了),讓熱氣可以順著窗口出去,且也可以減少「玻璃門全拆」時部份缺點(如:冬天直接受冷風吹襲......等),但缺點就 是,對於目前店內資金周轉不佳的情行而言,要再花錢作這樣的工,老闆的接受度應該不高(老闆可能會說:不用開窗沒關係,我身體好,煮麵不怕熱氣 蒸...............but客人怕呀),且如果以後要離開這個點將店移到另外的新地點,則又要再花一次錢把玻璃門換新成原樣,好還給房東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搬家整修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